他指出,州内目前有16个养猪场已朝现代化养猪场迈进,紧接着将有44个养猪场也跟随相关步伐。州内目前共有109个养猪场。
西华尼申今日在怡保为“迈向先进养猪场巡回讲座会”主持开幕后在记者会说,现时的养猪场模式为开放式作业,经常引起环境卫生问题,中央政府将在在国内全面落实现代化养猪场。
他说,各区的土地局都有本身(转换土地)的条例,令养猪业者感到混淆,也令申请一再被拒。
条例令申请被拒
“前朝州政府成立的霹州猪农管理委员,如今会将协助每名养猪业者填写表格及收集所需资料,并交给土地局的技术小组作出审核,之后再提呈给土地局,后交由州行政议会上寻求通过。”
他表示,先前没有期限规定技术小组作出审核的时间,他建议在一个月内,若技术小组没作出反馈,就代表相关申请没有问题,需要提呈给土地局。
西华尼申认为,若州政府不采取迅速的行动,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,对州政府、业者、民众及环境造成损失。
他期望霹州能在前达致全面现代化封闭式养猪场的目标,成为全马先驱。
500亩地段养猪
州政府未获税收
西华尼申透露,目前州内有部分养猪业者在州政府500亩的地段上经营养猪场,但州政府却未曾获得一分税收。
“该些地段为农业地段,之前一直被允许用以养猪。”
他说,州政府如今将收回相关地段,同时间已有50个养猪业者已在距离住宅区数公里远的地段,拥有本身的土地,可进行现代化养猪场。
“如此一来,将不会给民众带来卫生问题,也能解决周而复始在州议会上提出的课题。”
他不否认,猪只一词对于特定族群为敏感字眼,中央政府期望通过现代化的养猪场作业方式,带来干净、健康、没有污染及不会爆发瘟疫的环境。
“若你来到我的选区美罗,(特定地区)就能闻到养猪场发出的臭味,可飘达6公里之远;如今经政府持续的研究下,可证实通过现代化养猪场,可解决相关的问题。”
期限2次展延
现代化费用高
西华尼申指出,霹州猪农管理委员会在前朝执政时,曾设下期限要求州内109个养猪场全面符合现代化养猪政策,惟期限已2次展延,主要是因政府及业者方面都面对的问题。
“现代化养猪场的费用高昂,此外政府官员的思维也是影响的层面之一。”
他说,本身之前曾率领涉及的公务员前往端洛附近的埔地,期望视察现代化养猪场的作业模式,该养猪场四周的环境、处理废料等都让大家感满意,该也是未来业者要迈向的模式。
较早前,西华尼申在致词时指出,霹州近打、金宝和务边区共有38个养猪场,其中5个位于市政厅管辖范围,另12个则在州政府地段。
他说,现代化养猪场可更有效地控制空气污染、河水污染、臭味及疾病散播如苍蝇丛生,同时也能确保市场有足够的猪肉供应量及价格稳定。
该活动由各州兽医局举办,为全国巡回活动,探讨包括现代化封闭式养猪场模式、动物食物法令、养猪业使用抗生素等课题。
出席者有霹州兽医局局长阿末沙非里、霹雳畜牧业公会主席李启源、92名养猪业者及各涉及单位代表等。
涵盖4标准
阿末沙非里表示,现代化养猪场模式需涵盖4项标准,包括封闭式饲养方式、零排污系统、猪寮与民宅、学校、诊所、宗教场所及公共场所等之间需有200公尺的缓冲区及良好饲养方式。
他说,因业者迟迟未获当局发出的批准信,导致无法大胆投资。
他对于州内业者转换新作业模式的进展有信心,并吁请政府部门能配合加快步伐以作出批准。
针对目前爆发的非洲猪瘟,阿末沙非里指出,该是一种攻击猪只的病毒,可导致猪只近100%的死亡率;至于我国多年前爆发的立白病毒,则是因不当的开放式养殖方式而导致,因此如今需要改善。
李启源:因资金土地问题
仅20%现代化作业
李启源透露,目前州内有少部分养猪业者,因资金及土地问题而仅达10至20%的现代化作业模式进展,不过大部分已在持续进行。
“一部分在政府地段经营的业者,如今在处理搬迁问题;已有土地者则进行土地转换申请程序。”
他说,打造现代化养猪场的资金,通常是以饲养的母猪数量来计算,以一头母猪需1万5000令吉,意味着若饲养1000头母猪,则需1500万令吉的资金。